聊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聊城明清圣旨博物馆是其中的一颗明珠。 聊城明清圣旨博物馆以明清时期的诏书、国书、诰封、敕封(通称为圣旨)为主体,配以科举试卷、官场文书、牌匾等藏品,馆藏圣旨130余件,其他各类藏品2000余件,内容之广,数量之多,在国内民间专题性博物馆中当属一流,现选择部分藏品略作介绍。
一、明清圣旨
“圣旨”作为古代帝王所专予特发的宫廷文书,内容广泛,形式众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国家大典、封赠官员、敕谕外藩时所用的仪制性文书,如“制”“诏”“诰”“敕”等,另一类是处理日常政务的谕令文书,如“上谕”“廷寄”等。而当今存世量最多的圣旨,便是仪制性文书中绫锦类诰命和敕命。
诰命用于封赠一至五品官员或世袭罔替之爵位者,由红、蓝、黄、白、青五色相兼的绫锦制成,两端有轴。说“五色”,不一定全用,有三色、五色不同组合。一般来讲,色多为贵。但不论几色,圣旨中必有一段黄色丝缎,表示君对黎民有再生之德。
清乾隆前,各朝代诰命均用墨写。乾隆起,改用五色书写,即朱砂赤、孔雀蓝、胆石绿、松墨黑、赭石褐分段搭配。
另外,诰命还有底纹之分,颁给二至五品官员的圣旨采用祥云作为底纹,一品高官则采用仙鹤作为底纹,明清两代皆是如此。
敕命是用于封赠六品以下官员的,因其封赠官员的品级较低,颜色只有一种即为白色。
图1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月二十一日封贺庸及后嗣子孙五代为副千户的世袭诰命。这是目前展示出来的年代最为久远的一道圣旨。由圣旨内容可知,贺庸之父贺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贺庸及其子孙后世五代在洪武至正德10位皇帝120多年的时间里得以承袭副千户这样一个职位。副千户是明代锦衣卫内部的二等官职,为从五品武官,相当于今天的副师级军官。一般情况下,这类圣旨只颁发给开国功臣。
这道诰命虽为洪武年间颁发,但却是明正德五年(1510年)七月补授的。洪武年颁发的原件已经烧毁,这在本诰命中有明确记载。
图2明崇祯四年(1631年),诰封户部尚书毕自严之祖父母的诰命。这是该馆目前展示出来的圣旨里品相最好的一件。
这道圣旨所封赠官员的品级不低,颜色达到五色之多,且采用以仙鹤作为底纹图案。为封赠一品高官的特征。
图3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初二日诰封汉军治-仪正加一级同寿及妻的诰命。其以祥云作为底纹,体现了治仪正的品级属二至五品。祥云在部分圣旨里还有防伪功用。当它作防伪标志的时候,“奉天承运”的“奉”字会写在第一朵祥云的上面,明清两代大都如此。
治仪正属于八旗郎卫中的四等官职,是捍卫京城的主要武装力量。
圣旨的文物价值很高。圣旨采用“缂丝”工艺,技法一般以齐缂或平缂为主,花地之间的交接处尚有明显的缝隙即“水路”。绢成后悬空视之,具有类似雕琢镂刻的效果。虽不如刺绣光亮鲜艳。却经得起长时间保存。在古代缂丝工艺制作的丝织品是被皇家垄断的,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由这道圣旨还可以看出,满汉文对照书写是清朝圣旨与明朝圣旨最本质的区别。清代圣旨要求汉字在右,自右向左竖写;满文在左,从左向右竖写。都结于中间,内容对照一致。
二、科举试卷
殿试是古代科考的最高规格,仅考策题,即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治国安邦、巩固政权之策。
殿试策题由皇帝亲命。殿试前一日,读卷官(即主考官)在文华殿密拟策文题目,呈皇帝阅定后,交由内阁用黄纸书写,当夜在内阁大堂传匠刊刻印刷。
殿试卷卷面书写姓名,内页第一扣写明年龄及履历三代。策文以“臣对臣闻”起首,结尾用“臣末学新进,罔识忌讳,甘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等语。策文不限长短,一般2000字左右,起首之间的书写均有一定的格式及字数要求。殿试卷特别强调书写必须采用正体(即馆阁体),从某种角度来看,书法往往比文采更重要。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清朝时,武举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此武举殿试卷高38厘米,长93厘米,分为8折,文章占1折,共92个字。从卷面看,穆玉成的书法并不怎么样,文采也一般,但他考取的名次却是“第二甲第六名”(全国第9名),应该说很理想了(图4)。
再来看成丰六年(1856年)周维翰文举殿试卷(图5)。此卷高44厘米,长253厘米,分20折。文章共1950字,占16折,每折6行字,以工整凝重的楷书书写。周维翰的文采和书法极好,仅排在了“第三甲第五十四名”,在考中的学生中名列150名左右。这就充分体现了选拔文武官员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武官侧重干武功,而选拔文官不仅注重文采和书法功底,同时还要求书写格式。
文中第一句“臣对臣闻”中,“臣”字写得略小于其他字,这是一种自谦,而像“皇帝”“圣怀”“制策”等和皇帝有关的词语通篇都是顶格来书写的。
三,牌匾
匾额在明清时期非常流行。“岁进士”牌匾(图6)。“岁进士”是岁贡生的别称。同时,“岁”在古代还有老的意思,故“岁进士”亦可称“老进士”,他们属于屡考屡败、屡败屡考的一类学子,有的最后终于考取了一定的功名。皇帝为了嘉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便下令颁发相应的牌匾,以示鼓励。
光绪十五年(1889年)颁给奉政大夫、山西盐大夫张廷辅的“名流遐迩”牌匾(图7)。其左右两边各雕刻有一个花瓶,代表平平安安。左边的瓶内插有笛子、羽毛箭和拂尘,右边瓶中为一玉如意和毛笔,代表文韬武略,文武全才。而在牌匾的上下方则分别雕刻有古筝、棋盘、书卷、轴画,暗喻张廷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同时也彰显其出自书香门第。
“贤孝贞慈”隔为宣统无年(1909年)赐予光禄寺署正、新蔡县教谕加二级雷同声孙母张氏的一块牌隔(图8)。是对女子行为操守的最高评价。
四、官服、官帽及其他藏品
明清时期的官服胸前背后均饰有官位品级徽识的补子,故又名补服。明代官员的官服有色彩之别,清朝废除了服色制度,只在帽顶及补子上分别品级。原则上不论职位高低,官服都是蓝色,只有庆典时可用绛色。以补子正式代表官员品级源于明朝,外形有方、圆之别。官员补子为方形,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武。凡是着圆补补服的官员,证明其身份是王爷,不仅前胸后背有,双肩上也有。上面的图案就不再是飞禽走兽,而是龙。
图9前方所示补服补子图案为锦鸡,采用五色丝线刺绣而成,属清朝从(副)二品文官所穿着的官服。(图9)后方的两件为官员居家服――长袍,上身紧窄贴身,袖子较 细瘦,似马蹄状,故名马蹄袖,下身的前后开衩。这个衩也有等级区分,皇室袍子前后左右开四衩,官员百姓的袍褂只许前后开两衩。均为圆领,右衽。
蟒袍,又被称为花衣,因袍上绣有蟒文而得名。一般是亲王和郡王所穿。颜色大多是蓝色或石青色,为文武官员最常用的礼服。蟒袍上的蟒形似龙,明代的蟒形仅比龙少一爪,故蟒袍非经皇帝特赐不得穿用(图10)。
清朝的官帽与明朝的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外形似斗笠大小的红缨帽。此帽又称大帽,共有两种:一为冬季所戴,称“暖帽”;一位夏季所戴,名“凉帽”。根据规定,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暖帽多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中间装饰有用红色丝绦编成的帽纬,俗称“红缨”。凉帽为圆锥形,外裹绫罗,颜色多为白色,也有湖色及黄色的。同时,还视品级高低配上不同颜色的“顶戴”,无品则无顶。帽后还托一束毛,即“翎”。‘翎”又有蓝翎和花翎之别,蓝翎用鹗羽制成,蓝色,羽长无眼;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毛。
从这顶官帽(图11)的做工、材质以及顶子的质地判断,属于清朝小兵小卒的帽子,而且帽后也没有翎。帽盒是古代存放官员帽子的用具。此帽盒为木质,制作精美,品相完好(图11),体现出官员对于官帽的重视。
贝勒帽则为皇帝的儿子在未被封王封爵之前佩戴的帽子,镶有毛皮边沿的属冬天佩戴的暖帽,未镶有毛皮的为夏天佩戴的凉帽。这两顶贝勒帽中间的是存放帽子的帽盒(图12),采用野猪皮制作而成,其质地相当好,能够起到防潮、防水、防虫蛀的作用。
朝珠是清代帝后、官员、朝廷命妇正式服饰中的特有饰物,从佛珠衍化而来。清朝规定,朝珠每串为108颗珠,每隔27颗珠子夹人一颗蓝色的大珠加以间隔,将108颗朝珠分为四部分,称为“分珠”;垂于胸前的称为“佛头”,在背后的称为“背云”。朝珠不是任何官员都有资格佩戴的。《清会典》规定,凡皇帝、皇后、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佩戴。同时,朝珠的大小、质量也显示了官位的高低。古代官员觐见皇帝时必须伏地跪拜,只要朝珠碰地,即可代替额头触地。所以相对来讲,官员的品级越高,朝珠的直径越大,珠串就越长,佩挂者俯首叩头的幅度就可越小。图13所示朝珠由玛瑙、翡翠及蓝宝石组成,应为五品文官所佩戴。聊城明清圣旨博物馆以它特殊的藏品把尘封已久的历史文化信息展示给我们,对于专题收藏具有启示意义。